香遇普洱 共绘新景

普洱因普洱茶闻名天下,从茶马古道走向世界。历经千年岁月的积淀洗礼,茶马古道、普洱山、景迈山成了普洱最具代表性的三个文化符号。在茶香四溢、叠翠流金的初秋时节,“中华文化边疆行·走进普洱”系列文化活动在普洱市举行,开启了一段香遇普洱的文化之旅。

转身向前,今天的普洱,不同主题文化活动的周末市民文化节让市民尽享文化盛宴。绝版木刻、文化讲座、非遗体验,畅享左手咖啡右手茶的同时,市民和游客浸润于普洱特色文化之中,擦亮“香遇普洱”文化名片,共绘千年茶韵、一城咖香的绝色生态画卷。

周末市民文化节 群众舞台 魅力尽显

秋高气爽、晚风宜人,雨季即将结束,普洱市市民文化协会接到了越来越多的文艺团体演出预约。从今年3月2日以来,每周末在普洱市文化中心露天舞台举办的周末市民文化节,正成为集中展示普洱文化魅力的窗口,吸引市民和游客慕名打卡,享受文化大餐。

“‘香遇普洱’,我们周末见!”经过近半年不间断开展活动,周末市民文化节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活动载体,每个周末,三台音乐晚会、三场电影、一场讲座是与群众风雨无阻、不见不散的约定:周五、周六连续两晚由主办方精心策划推出星空音乐节,周六上午举办一场文化讲座,周日晚推出“市民版”星空音乐节,将舞台交给市民群众,市民个人或者演艺团队自发报名预约组织活动。同时,周五至周日晚推出“茶咖露天电影”观影活动,展映经典老片,讲述普洱故事。这些“固定节目”,成为不少市民群众的周末好去处。

“以前要在普洱听一场有水准的文化讲座很难,现在每周都有讲座,生活在普洱有了更多文化空间选择。”大学毕业就从安徽来到普洱工作的张先生是名文艺青年,周末喜欢听听讲座,启迪思想、充实自己,让周末时光更加有意义。他说,近年来,通过人才引进来到普洱工作的青年才俊越来越多,大家对优质文化供给有较高标准,文化讲座正满足了这样的文化需求。在周末文化讲座上,关于普洱茶习鉴赏、茶马古道文化等本土文化的研究讲座收获了很高的人气。

每周如约而至的文化讲座,一方面免费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另一方面依托市民文化协会平台整合资源、促进交流互鉴,进而推动普洱文化的挖掘和研究。讲座邀请普洱学院、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普洱市委党校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成为文化志愿者,联动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作家协会、普洱茶协会、女企业家协会等10余家协会等社会文化资源,逐步建立起市民文化资源库、成果库、人才库。

来自普洱茶协会的胡兰是首批周末市民文化节的骨干力量之一,她参与了每周活动的组织策划。一到周末,位于普洱大剧院广场旁的音乐喷泉露天舞台上,茶咖芬芳、文创荟萃。夜幕降临,胡兰和同伴精心策划的主题音乐节在此拉开序幕,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给市民和游客带来许多欢乐和享受。“这个舞台是开放的、包容的,不仅有精致的文艺演出,也有接地气的活动,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够得到的舞台,是名副其实的市民文化。”胡兰说,她有时还承担起音乐节主持人的角色,有时也登台献唱。

“令我欣喜的是,这个舞台正在涌现越来越多的民间高手。有快递小哥、餐厅服务员、咖啡厂工人,甚至有残疾人报名登上这个舞台展示自我。”胡兰说,来自群众中的文化元素让这个舞台增色不少,内容呈现更丰富、群众更喜闻乐见。“一些从群众中走来的文艺团体,过去演出水准并不高,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得到更多锤炼,艺术表现有了很大进步,文化节和参与者在双向奔赴中都得到了提升。坚持把市民文化活动办下去,就有机会挖掘更多本土文化网红,更好展示普洱文化魅力。”

为使更多市民群众参与到文化节活动之中,主办方把茶艺大赛、书画大赛、家庭音乐大赛、阅读大赛等活动融入市民文化节。通过开辟更多主客共享的服务场景,鼓励群众从台下走到台上,让群众成为主角参与其中,从而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度和归属感。

随着文化资源的不断聚集,市民文化节从原来的“独角戏”转变为“群英会”。李允杰的东尼咖啡常常在市民文化节中出现,他在活动里接触到了众多文化资源,从中获得了创意灵感,进而创新推出了中式咖啡、节气咖啡。如今,咖啡香囊、咖啡粽子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他还乘势打造了24刻咖啡文化空间,借助文化赋能打开了知名度。近半年时间里,在周末文化集市里,有超过100家企业参与现场展示,丰富了场景业态,扩大了文化影响力。

目前,普洱周末市民文化节共打造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27期,推出各类文化活动200余场,提供了集文艺汇演、艺术展览、露天电影、文化讲座、特色集市、文创雅集、非遗体验等于一体的周末文化盛宴。

“资源再整合、力量再聚合、工作再联动,坚持办好周末市民文化节和文化讲座,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擦亮‘香遇普洱’文化名片。”普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普洱市学习借鉴上海市民文化协会成功经验,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州市一级市民文化协会。举办周末市民文化节只是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迈出的第一步,未来将逐步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聚焦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目标,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

绝版木刻 独特技艺 融入生活

走进位于思茅区老爪箐村的暮野美学空间,一张张不同版次的版画挂成一列,被微风轻轻吹起。雨后的空气里混合着咖啡香和茶香,安静的空间里只能听到刻刀在木板上划出的声音,来自北京的4个年轻人正埋头将创意与奇思刻下。

“没接触绝版木刻之前,我不理解为什么选择用刀刻这么费劲的作画方式。当我第一次尝试用刀作画后,发现体验感完全不同,我能明显感受到眼睛、手的调动,对画面的理解能力也有了质的提升。”来自北京的小于说,绝版木刻给她留下了独特的感受,所以她再次来到普洱,进行第二次绝版木刻之旅。

身着民族服饰的美丽姑娘、晚霞下的梯田、抱着金元宝的卡通老虎、热门的动漫和游戏角色……在暮野美学空间的红砖墙面上,挂满了像小于一样前来体验绝版木刻的游客留下的作品。这种20世纪80年代诞生于普洱的艺术形式,如今正以多元的题材和内容表现形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越来越多人所了解。

暮野美学空间是将绝版木刻从“艺术高阁”引入百姓生活的新尝试。暮野美学空间的主理人张歌是知名版画艺术家张晓春的女儿,一直致力于寻求绝版木刻更好地传承与适应时代发展。“老一辈绝版木刻艺术家对创作本身的关注和坚守值得我们学习,而新一代对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利用,使得我们拥有不同的思维和想法,我们应该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绝版木刻被更多人看到。”张歌介绍,以绝版木刻为依托,她成立了两个风格各异的绝版木刻体验馆,提供从画稿、刀刻到调色、上色再到印刷的全过程体验,打破群众与艺术的心理距离。同时,通过网络宣传,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客人,让他们亲自拿起刻刀作画,感受绝版木刻的魅力。

结合普洱的“咖啡”“茶叶”两张特色名片,张歌尝试在包装上做文章。“我们将绝版木刻画作与咖啡包装相结合,顾客购买一袋咖啡的同时也能得到一张绝版木刻原版画作。”张歌介绍,绝版木刻极具收藏价值,绝版木刻与咖啡结合,使咖啡的文化价值也得到提升。除了咖啡,张歌还将以茶山、茶园、茶树为题材的绝版木刻作品用于茶饼包装,深受消费者喜爱。

景迈山 草木之间 传承千年

雨中的景迈山翁基古寨别有一番韵味,参天古树掩映下,古旧的干栏式建筑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如人间仙境。

今年暑假,以“森林—茶林—村落”为布局,具有茶林共生、人地和谐独特文化景观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景迈山处处都飘着茶香,茶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大家谈论的话题离不开茶。”在翁基古寨七十五号民宿,北京游客杨毅听雨品茶赏景,好不惬意。

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境内的景迈山,有景迈、芒景、芒洪等9个布朗族、傣族、哈尼族村寨,有近2000年的种茶历史,整个古茶林占地面积2.8万亩,茶树采摘面积1.2万亩。

行走在景迈山,古茶树枝干遒劲,叶片茂盛;茫茫云海,自然开阔,令人顿生寂静空灵之感。

除自然景观外,景迈山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在这里,傣族、拉祜族、布朗族等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澜沧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说,景迈山的魅力并非自然天成,而是得益于世世代代的传承和久久为功的保护。守护好古茶园,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是景迈山人的共识。

作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智慧结晶、中国茶文化的典型代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还在于它是多民族的共同创造。普洱茶种植、流通的历史就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铸就,映照着中华文化的演进过程。

每一个世界遗产,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景迈山古茶林向世人讲述了普洱先民发现茶、种茶、护茶、爱茶、敬茶,从而使茶成为生活重要部分的传奇故事,记录了一片小小的茶叶如何影响一个世居民族的性格和文化,进而实现人地和谐、千年传承的真实过程。当下,景迈山正以传承林茶共生、人地和谐为核心,着力挖掘利用好景迈山古茶林的珍贵价值,依托得天独厚的茶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一人类文明的文化瑰宝。

普洱茶马古道 千年古韵 全新回响

在普洱主城区以北,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亚热带丛林中,远眺苍翠绵延的普洱茶山,与走南闯北的马锅头围炉煮酒,重走茶马古道品味源远流长的茶马文化,在普洱茶马古道景区,来自河南的游客吴磊感慨地说:“第一次以这种沉浸式打卡的方式体验茶马古道文化,感受到了普洱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很有地方特色。”

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以茶马古道斑鸠坡遗址为基础兴建。景区内的茶马古道遗址是茶马古道南北走向中的重要一段,为贡茶入京的起点,是迄今保存最完整、里程最长、文化最厚重、沿路生态最好的一段。“马帮从思茅城关出关后,便从这里开始,沿着悠远的古道,将茶叶等物资驮运到世界各地。”景区工作人员刀梦婷介绍。

历史上,普洱府是普洱茶交易的最大集散地,是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五条茶马古道的起点。现今普洱境内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茶马古道177公里、茶马古道遗址140多段、风雨桥20多座,成为普洱最具历史影响、最具精神价值、最具文化属性的标识符号。

“以‘普洱’命名的茶马古道,包括5条主道及其他若干通道,滇藏茶马古道是普洱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干道之一。”普洱市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张国华介绍,现在在普洱茶马古道上还可以看到千百年来马帮行走留下的众多清晰的马蹄印,这些印迹见证了茶马古道曾经的兴盛,可谓茶以城名、城以茶兴,道也因茶而名。普洱实现了茶、城、道三者的完美结合,“茶源道始”是它特殊的身份代码。

为做好茶马古道这篇大文章,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普洱茶马古道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成立了普洱市茶马古道研究会,制定保护条例,建设博物馆,加强对茶马古道文化的弘扬,着力丰富茶马古道景区旅游业态,不断推进保护利用茶马古道的普洱实践,形成保护利用茶马古道的普洱共识。

民族织锦 时尚变身 大放光彩

在今年7月举办的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用咖啡纱线做的佤族织锦首次亮相便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开幕3小时后所有参展商品售罄,传统与时尚交融的织锦在展会上大放光彩。

佤族织锦技艺是西盟佤族自治县的传统技艺,于202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何让这项“指尖艺术”在琳琅满目的现代产品中独树一帜,实现其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一种创新的尝试应运而生——利用咖啡纱线编织佤族织锦。

普洱是云南咖啡的主产区之一,依托此优势,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驻西盟县勐梭镇班母村的工作队巧妙地将咖啡与佤族织锦结合。由咖啡渣制成的纱线极为环保,同时具备吸湿排汗、抗菌、透气、保暖、轻量化等特性。用这种纱线制成织锦,质量上乘,还能充分挖掘咖啡的价值,让群众获得双份收入。以咖啡纱线做的佤族织锦被设计成服装、配饰、玩偶,民族特色与时代流行完美融合,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与喜好。

在普洱,佤族织锦、傣族织锦、拉祜织锦等织锦技艺百花齐放,也都在寻求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佤族织锦非遗传承人李宪兰在保留古老佤族织锦技艺的同时,融入了更多颜色、技艺及创新理念,其标志性产品“吉祥如意带”一改黑底红饰的传统风格,将更显眼的红色作为底色,饰以传统的雀眼花、牛头纹,纯手工围巾也在过去简单的纯色中配入白线,使其变成更具时尚感的麻色;孟连傣族织锦非遗传承人安勐除了用傣族织锦制成传统傣族服饰外,还设计开发出手包、耳饰、杯垫、扇子、镜子、台灯等形式多样的生活用品,成为泼水节、神鱼节等节庆活动上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在李宪兰、安勐这样非遗传承人的带领和指导下,越来越多当地群众尝试将织锦与现代市场需求相结合,创新出各具特色的织锦产品,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各族各色织锦也成为普洱亮丽的文化名片。

当传统技艺与时代流行碰撞,承载着民族历史与记忆的织锦完成华丽蜕变,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为群众开辟了增收致富之路。普洱的传统织锦技艺正走出村寨,走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走向世界。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