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全链条培育乡村工匠——促进彝绣技艺传承 带动产业做大做强

理线、穿针、落针,手指翻飞间,一幅美丽的彝族刺绣逐渐成形。今年5月,在贵州省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交流区,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彝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兰英现场制作彝族刺绣,精湛的技艺让人眼前一亮。

丁兰英出生于南华县红土坡镇一个彝族刺绣之家,从小受到彝绣的耳濡目染。2014年,她返乡创业成立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现已发展成为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她植根乡土沃野,潜心钻研彝族刺绣技艺,坚持不懈发展纯手工彝族刺绣,熟练掌握了彝族刺绣的72种针法、图案绘制、配色及彝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流程,并通过“党建引领+非遗文化+市场产品+就业致富”的模式,带动了当地残疾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2023年,七彩彝绣公司辐射带动南华县10个乡镇60余个村(社区)780余户农户2016人开展刺绣品生产,公司生产性收入达2111万元,绣工加工开支达1600万余元。其中,固定员工人均月工资4000元以上;残疾人绣工人均月工资1800元左右,工作突出的10余人月收入达3000元至4000元;灵活就业人员每月工资在800元至2600元,年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50余名资深绣娘每月工资达7000元以上。

走进位于南华县瑞特大道的七彩彝绣公司工坊,每天都能看到一批背着娃、绣着花、养着家的绣娘们在忙碌,她们将美好幸福生活的期望融入千年彝绣中。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等7部门公布了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名单,云南省仅有9人入选,丁兰英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南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孙金波介绍,丁兰英凭借精益求精的技艺,不仅传承了彝绣这份乡土文化,还带动当地彝绣产业发展。在“楚雄彝绣”乡村工匠劳务品牌的带动下,南华县彝绣技能人才辈出,现有云南首席技师1名、彝乡名匠1名、南华名匠4名、云南省手绣制作工高级教师15人,4人取得国家“手绣制作工”考评员证,在楚雄州100名高级绣娘中南华县有47人。

“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下,通过专业培训考核,我们公司有了越来越多技能过硬的绣娘。”丁兰英告诉记者,2019年“彝乡名匠”工作室在公司成立,她积极开展师徒传承活动,带动公司绣娘提升技艺。2023年3月,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云南省乡村振兴局主办的乡村工匠职业技能比赛彝族刺绣项目中,丁兰英荣获一等奖,她的2名徒弟分别获得二、三等奖。今年5月,“丁兰英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我们公司目前已有23名绣娘通过彝绣传承人考核,拥有高级工15名,53名绣工通过彝族手工刺绣工艺培训并取得证书。”丁兰英说。

丁兰英与她的彝绣工坊,只是楚雄州创新乡村工匠全链条培养模式,加速打造“楚雄工匠”就业聚集区,助推群众稳就业促增收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楚雄州素有“工匠之乡”的美名,绣匠、银匠、铁匠、铜匠、陶匠、石匠、篾匠等一应俱全。近年来,楚雄州委、州政府因势利导,实施党建引领匠人强州战略,把打造“楚雄工匠”品牌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蓝图。通过创新“组织管理+政策措施”匠人发展模式、创新“实训基地+技能提升”匠人培养模式、创新“开发岗位+实现就业”匠人就业模式、创新“技能认证+口碑效应”匠人激励模式的四大全链条培养模式,统筹规划“楚雄工匠”培育组织领导、项目支持、经费保障,并实施品牌培育、技能提升、就业总量倍增行动。

紧扣楚雄州优势特色产业,全州培育选树了“楚雄彝绣”等26个具有楚雄特色、辨识度高的乡村工匠品牌,积极探索“培训中心+实训基地+技能提升”模式,投入1600多万元建设“楚雄工匠”实训基地,采取订单培养、技能提升、校企合作等形式,累计开展技能培训2.88万人次,推动普通劳动力向技能人才转变。

全州先后出台乡土人才和“楚雄工匠”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乡村工匠给予表彰奖励。对“楚雄工匠”实行星级管理,颁发“楚雄工匠”技能人才品牌标识和认定证书,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楚雄彝绣”形象代言人丁兰英入选2024年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当选2023年度云南“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全国新星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

以“楚雄彝绣”为领衔,楚雄州开启“1+M+N”就业新模式,即楚雄彝绣,姚安花卉工、元谋菜农、永仁产业工等齐头并进,楚雄建工、楚雄家政、楚雄保安等多点辐射。充分挖掘就业岗位,让楚雄匠人充分就业,形成“楚雄工匠”就业聚集区。目前,“楚雄彝绣”乡村工匠品牌已成为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全州现有彝绣经营户538户、彝绣车间42个、绣坊90个、彝绣协会66个、彝绣电商38个,建成彝绣产业园7个,有彝族刺绣国家级、省级、州级代表性传承人63人、绣娘5.7万人,有3人被认定为彝绣行业兴滇人才云岭首席技师、17人被认定为兴楚人才彝乡名匠。

短评

加强农业农村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南华县丁兰英和彝绣工坊的案例带给我们启示:一个能工巧匠带动一群人,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亟须培养高水平的农业农村技能人才队伍。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楚雄州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产业特色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加快培育乡村技能人才,并通过支持设立技能工作室、龙头企业等方式,挖掘培养一批高水平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促进了技艺传承,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健全农业农村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切实提高高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和质量,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需求相匹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