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嵌融居,来到昆明就是一家人
有着“春城”美誉的昆明市,常住人口868万人,少数民族户籍人口101万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63.9万人,是唯一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
近年来,昆明市积极顺应各民族流动融居的大趋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秉持“来到昆明就是一家人”理念,在新的起点上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互嵌,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城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促进空间互嵌,用心用情接纳城市新居民
近年来,昆明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夯实城市民族工作的制度基础。创新提出建设网络信息、社区民族工作、民族联谊、服务管理四个城市民族工作平台,以及宣传教育、示范创建、矛盾排查、应急处置、协作联动五种工作机制。与全省各州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在17个地区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协作机制。
为了更好服务“新居民”,实现流动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有效衔接,昆明市开发流动人口综合管理平台、“安家昆明”“城市民族综合服务”等小程序,实现“指尖办事”“掌上办事”,为流动人口了解政策、办理业务提供快速便捷的政务服务。
点滴见初心,担当得民心。立足新时代面临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形势和新挑战,昆明市始终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一言一行中,用心用情用智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在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上聚力用劲,深入实施城市微更新民生项目,改造提升老旧居民小区,建设街头小广场、小游园、小球场,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休憩、交往场所,共享人文包容、环境优美的生活空间。
不断开放教育资源,实行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和有昆明市初中学籍即可“平等升学”的异地中考政策,昆明主城区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享受公费学位,在全国做到了“门槛最低,政策最宽松”。各类惠民政策让新居民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昆明成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家园。
促进文化互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在昆明,各民族、不同习俗的人们相敬、相亲、相伴,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昆明市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实施“枝繁干壮”工程,率先在云南省建成一批主题突出的干部教育馆、群众教育馆、现场教学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五史五观五认同”教育实践活动。
依托晋宁河泊所遗址、云南民族博物馆、陆军讲武堂、红军长征纪念馆等,让“文物发声”,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昆明故事。定期举办昆明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常态化举办“昆明民族团结大舞台”系列活动,“一州一舞台一期一专场”,搭建兄弟州市经济文化沟通交流的桥梁,持续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
建设100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166个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个“融荣与共实践中心”,覆盖社区、商圈、广场等人流密集区。
在地铁站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数字博物馆”线上线下馆,“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插上数字化翅膀走进大众。在磨憨建设6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66个村小组完成中华文化符号全覆盖。
此外,昆明市还引导各族群众在理想信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团结统一。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滇池示范圈,讲述中华文明在滇池流域孕育的故事,以百草村为典型的“农文旅融合+民族团结进步”生动实践赢得各界赞誉。出台《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多部法规,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3项,通过旅游、节庆、展会、集市、游戏、社区、校园等多种载体和平台讲述边疆多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大家园中枝繁叶茂的故事。
促进经济互嵌,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
昆明市持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户外劳动者需求,开展送政策、送健康、送文化、送帮扶等一系列普惠服务。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打造“昆明智慧就业”信息平台,形成招聘服务、贷款申请、补贴申报等20余个业务模块。
深入实施“马兰花”创业培训行动,针对不同创业群体、不同创业阶段,开展“SYB”“GYB”、网络创业等创业培训项目。依托昆明市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建立的劳务协作平台,先后与20余个城市签订了劳务合作“百企万岗”入昆计划和“百千万”劳务输出协议,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125.19万人,其中6.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省外就业。
推进县(市、区)零工市场、乡镇(街道)零工驿站、就业“幸福里”社区建设,构建“用工企业+用工平台+务工人员”新模式,让各族群众享受家门口就业服务。统筹省区市资金2.47亿元,高标准完成磨憨镇6个方面19项指标任务和6个典型示范村建设。在第八届“春城创业荟”创业创新大赛新增特色组别“磨憨口岸组”,吸引广大企业前往磨憨实地考察、投资兴业。“以城带边、以城兴边”帮带共建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做法得到好评,并作为主题教育典型案例推广。
一直以来,昆明紧紧抓住来昆各族同胞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找准发力点,对标最高最好最优,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让各民族同胞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温暖。
促进社会互嵌,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昆明市创新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与珠三角地区客源城市签订“万名广东人游昆明”合作协议,携手滇桂黔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昆明蓝花楹文化艺术节、花街节等赏花经济,开通东中部地区7个城市蓝花楹主题航班,吸引八方游客入昆共唱春天的和声、共舞时代春潮。
把城市民族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成立全国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区学院,开设全国首家“石榴红三交集市”,打造贯彻政策、推动实践、探索新路、培养人才的城市民族工作新型平台。盘龙区小坝社区牵头与云南4州市34个社区共建“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跨区域联盟”,推动各民族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结成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民族节庆、民族节日进城市社区“双进”,傣族“泼水节”、佤族“新米节”、苗族“花山节”等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各族群众同声歌唱、同台娱乐和深化文化情感、增进思想共识的新桥梁。创新“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在磨憨镇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傣历泼水节,吸引4万网友共同欣赏竹编、傣陶、傣装等古傣文化。
指导大园区、大市场、大码头、大枢纽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雄达茶文化城、长水国际机场、昆明高铁站成为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辐射中心,展示九州共贯、四海一心风貌的新窗口。
促进心理互嵌,提高各族群众幸福指数
昆明市实施“石榴红”“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幸福花开”等工程,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100%全覆盖,各族人民在春城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昆明市创新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民族团结带动长治久安的有效路径,加强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建成84个“一家亲”工作站,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建成率达100%,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初步显现,将城市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物业公司、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协商议事平台,定期召开“邻里恳谈会”,推动政策在群众家门口宣讲、民意在群众家门口听取、难题在群众家门口解决。吸纳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社区事务、熟悉社情民意的各民族群众进入网格员队伍,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将社区这个“大家庭”建设得更好。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昆明市城市法律维权中心”,搭建15个法律援助机构及12348热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为各族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提高各族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保持了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项项民心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照见昆明市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昆明全面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来到昆明就是一家人,昆明各族干部群众正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团结的力量、更坚实的脚步,同全国人民共绘幸福画卷。
来源:云南日报